關於做好2019年江西省高等學々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有關▲老師:
根據江西」省教育廳文件贛教高字〔2019〕45號《關於做好2019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Ψ 革研究課題申報立項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結合我院實際,現就我院做好2019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申報工作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省級教改課題的立項範⌒ 圍與重點
今年我省的省級教改課題立項仍以教學一線人員、青年教師為主體,以實踐、應用為主要特征,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提高教學質@ 量為根本目標。立項範圍主要是圍繞高等學校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管理改革開展研究與實踐項目,詳見新修訂的立項指南(附件1)。立項重點應是適應時代要求,具▆有先進理念,采用現代化手段,在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卓越型人才、應用型人才、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方面有推廣價值,能產生良好社∮會效益、體現較高理論水平、湧現理論成果的研究課題。鼓勵教師將有較好基礎的教研成果和本科綜合改革試點、高校轉型發展、創新創業教︽育、專業綜合評價等項目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與實踐,力爭形成具有普適意義的教改成果。
2.申報省級教改課題的要求
省級教改課題實行課題申請人負責制,課題主持人№僅限1人,參研人數一般不超過4人。
課題主持人一般應是主持過校級以上科研課題或參加過省部級課題研究的教師或教學管理人員。副高以下職稱人員申報主持項目,須由2名教授推薦,推薦函應說明主持人的科⌒ 研能力、專業知識以及對申報項目的研究成果預測等內容。
在研省級教改課題的主持人不得申報;項目主持人只能申報1個項目,一般不得同時作為其他項目成員;項目組成員∏至多同時作為2個項目的成員。
申報人應填寫《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申報書》(附件3),並嚴格按照有關規定(盲審要求)填寫《課題活頁》。並同時在江信OA上申報。
申報截止時■間為:2019年10月22日,逾期不再受理。
3. 對省級教改課題研究的管理
課題負責人應在立項通知下達後1個月內網上提交開題報告書,中╳期報告書應在立項通知下達後18個月內網上提交,沒有按時提交開題報告書和中期報告♂書的原①則上不得結題。
特此通知
科研處
2019年9月25日
附件:1.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立項指南
2.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申報書
3.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開題報告書
4.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中期報告書
5.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結題鑒定表
附件1
2019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
課題立項指南
《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立項指南》分成十大▃類。各◤大類所列選題均為方向性標題,而非具體課題名稱。申請者應在選題指導下,結合我省教育教學發展重點和學校、個人的實際情況,確定申報課題題目。課題題目必須簡明、規範並突出研究主題,不宜照抄課題指南的名稱。
本文公布的課題指南並未囊括高校教學改革研究的所有領域和問題,申♂請人還可以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研究條〒件,自擬課題▓題目,但必須充分體現省教改課題研究的應用性、實踐性特征。
一、高校轉型發展機制及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
1.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人才培養模式中關鍵問題及對策研究
2.高職教育與應用技術型∞本科教育銜接機制研究
3.示範性高職院校與普通本科院校聯合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機制研究
4.現代職業院校治理結構與治理能力水平建設與研究
5.國際化背景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6.高校轉型發@ 展背景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7.新建本科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8.本科層次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9.地方性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10.高職院校面向社會人員的全日制〒學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1.高校人才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研究
12.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3.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4.應用技術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5.“六卓越一拔尖々計劃”(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6.(校政企)協同育人模式研究
17.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8.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19.服務於“一帶一路”國家的國際化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0.遠程開放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1.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研究
22.基於“學歷證書+若幹職業技能登記證書”制度試點(1+X證書制度試點)下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23.軍民融合育人模式研究
24.雙一流背景下高校建設高水平本科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25.“雙高”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26.學分互認背景下高校本科教育跨學院、跨學科、跨專業、跨校、跨行業人才培養機制研究
27.國家學分銀行背景下職業教育育人體系研究
28.高校全方位育々人體系研究
29.新工科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30.基於工程教育認證的人才培養方案改革研究
31.高水平高職院校服務地方產業發展契合度研究
二、創新創業教育研究
1.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人@ 才培養全過程研究
2.基於校企合作的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研究
3.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4.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專業教育的案例研究
5.創新創業教師團隊建設研究
6.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與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
7.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組織模式研究
8.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和服務研究
9.跨專業聯合創新創業課程設計與實施方式研究
10.高校創新創業教學激勵機制研究
11.創業︻學院的定位、運行機制和發展路徑研究
12.高校創業教育師資培養機制研究
13.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與實施路徑研究
14.創新創業導師隊伍建設研究
15.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校內外基地建設與管理研@ 究︼
16.創新創業教育協同機制研究
17.中外創新創業教育比較研究
18.師生協同創新機制研究
19.政校協同創新機制研究
三、專業、課程設置及建設研究
1.提升專業服務區域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能力研究
2.應用型本科高校專業改造研究
3.職業本科高校專業建設研究
4.高職院校試辦本科專業的建設研究
5.專業設置、建設路徑、結構優化與培養目標定位研究
6.人才培養目標與專業核心課程群∮建設研究
7.專業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8.專業認證與評估體系研ω 究
9.專業預警與動態調々整機制研究
10.應用型本科、職業本科院校課程建設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11.應用型本科、職業本科院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
12.各類課程網站建設研⊙究
13.慕課、微課建設與々應用研究
14.基於“1+X”證書制度下的課程建設研究
15.雙語課程建設研究
16.各門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標準研究
17.高校優質課程建設與共享機制研究
18.移動學習內容設〗計與應用研究
19.課程建設協同創新機制研究
20.通識課課程體系研究
21.高校品牌特色(一流)專業建設研究
22.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研究
23.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與地方經濟發展適應性ぷ研究
24.基於能力為本的專業課程設置研究
25.名師、名課、名教材三者互促機制研究
26.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研究
27.新媒介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教學創新研究
28.通識課程思政№改革與建設
29.各類課程同思政課建設的協同效應研究
30.專業課程思政改革與建設
31.高校校際學分認定及轉換機制研究
32.學分制改革與創新研究
33.“新國標”背景下的高校專業設置、建設與退出機制研究
34.OBE導向的課程建設研究
35.專業需求預測預警機制建設及其結果運用研究
36.適應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專業群建設研究
37.適應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學科交叉課程群建設①研究
38.專業資源有效配置機制研究
四、教學模式(方法)、手段改革↘研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與實踐研究
2.研究型教學法的研究
3.基於問題教學法的研究
4.項目驅動式教學法研▂究
5.體驗式教學法卐研究
6.案例教學法研究
7.參與式/浸潤式教學法研究
8.行動導向教學法研究
9.角色扮演教學法研究
10.合作學習教學法的研究
11.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應用的研究
12.人工智能、大數據、虛擬現實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3.數字化優質教學資源共建共享與協同創新研究
14.高校課程聯盟運作體系研究
15.其它』教學方法、學習模式、教學理論、學習理論的研究、創新與應用
16.傳統教學媒介的傳承與發展研究
17.區域性專業教育“雲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
18.數字化自主學習平臺建設↙與應用研究
19.知識可視化技術的在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0.慕課環境下課程教學模式研究
21.教學策略在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22.基於教學原理的教學實驗
23.教育性教學方法研究
24.基於教學目標的多媒體課件【開發及應用研究
25.教學中網絡資源的應用≡研究
26.教學中社會資源的應用研究
27.翻轉課堂的應用研究
28.教學形成性評價研究
29.教學過程性評價研究
30.科研與教學融合創新機】制研究
31.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本科“課堂革命”研究
32.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的教師課堂教學精準畫像研究
33.人工智能專業建設標準研究
34.“課堂革命”背景下的智能化精準教育、智慧學習、混合式教學改革研究
35.“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
36.高職∑ 院校教學診斷與改進研究
五、教學ξ內容改革及教材建設研究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研究
3.最新科研成果進√教材、進課堂研〓究
4.慕課環境下的教材建設研究
5.校本教材開發研究
6.立體化教材建設研究
7.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教材建設研究
8.基於“1+X”證書制度試點下』的教材建設研究
9.各類教材及實驗、實習、實訓指導書的開發與應用研究
10.教學網站建設研究
11.各類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
12.高校網■絡化、數□字化教學平臺建設研究
13.微課資源開發與應用研究
14.教學內容的碎片化與系統化研究
15.新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下高校基礎課程的改革研究
16.中國優秀傳統文化々進教材、進課堂研究
17.工匠精神融入高○職院校課程研究
六、教學團隊及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工作協整體性協同性研究
3.高職ω院校高水平校外兼職教師建設機制研究
4.教學團隊與高水平教師ㄨ隊伍建設研究
5.高職院校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
6.慕課教學環境中教師的角色轉變研究
7.協同創新背景下課程教學團隊建設研究
8.網絡□學習空間環境下教師的角色轉變研究
9.應用ζ 技術型本科高校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10.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11.“1+X”證書制度下的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12.高校教師專業發展研究
13.校本培訓與師資隊伍建設研究
14.名師培養工作♀研究
15.教↓師工作室建設研究(含專¤職教師、兼職教師)
16.“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17.本科生導師制研究
18.教師教學競賽研究
19.高校師德師風建設研究
20.專業化師資管理幹部隊伍建設研究
21.教師發展及服務支持『體系研究
22.校外兼職教師︽的選聘與管理研究
23.青年教師的培養、使用與提高研究
24.基層教師能力提升研究
25.“國際化”教師隊伍建設研究
26.實現內涵式發展背景下高』校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研究
七、教育對象與教學策略研究
1.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研究
2.大學生的政治信仰及其引導研究
3.大學生轉型關鍵期的心理輔導與行為指導ζ研究
4.大學生信息素養培♀養研究
5.大學生學習動機矯正研究
6.大學生心理素質提升探究
7.大學生學習需求開發研究
8.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設計研究(面向學習者╳的教學設計研究)
9.“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〇模式研究▆
10.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研究
11.大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研究
12.大學生就業質量評估研究
13.德育教育評價機制研究
14.教學策略在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15.大學生職業能力≡提升研究
16.大學生學習效率提高策略研究
17.“三全育人”改革與機制研究
18.大學生健全人格培養研究
19.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研究
20.大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研究
21.大◣學生生態文明素養培育研究
22.各專業大學生職業素養培育研究
23.接受全日制高職教育的社會人員學習能力提升研究
八、實踐教學條件及方法改革研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2.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
3.各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4.實驗教學內容整合與創新研究
5.實驗、實習、實訓方法研究
6.高校實@踐教學模式及運行機制創新研究
7.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公共實訓基地建㊣設研究
8.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研發中心、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研究
9.提▅高實驗室利用效率研究
10.課程實驗教學改革研究
11.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研究
12.校企合作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研究
13.課程實踐教學方法研究
14.大學生創業園區建設研究
15.頂崗實習管理與服務↙模式研究
16.學生實習管理與信息化建設研究
17.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組織管理模式研究
18.遠程虛擬實驗室建設研究
19.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建設研究
20.實驗設備遠程共享機制研究
21.政校合作←開展實踐基地建設研究
22.實踐+就業【模式研究
九、教學管理、教學質量標準制定及保障研究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評價體系的研究
2.教學管理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研究
3.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教學質量標準制定→的原則↓、方法研究
4.職業本科高校教學質量標準制定的原則ξ 、方法研究
5.教學運行機制研究
6.教學質量管理機制研究
7.高校教學考核制度改革與創新研↙究
8.課程質量評估方法研▼究
9.本科高校合格評估、審核評估工作研究
10.高校常態監測狀態數據的采集與利用研究
11.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12.基層教學組織建設研究
13.教學資源校際共享研▽究
14.實驗室管理改→革研究
15.教改成果與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研究
16.教師評價科學化問題研究
17.高校教學激勵與評價保障機制研究
18.課程聯盟運行模式研究
19.基於大數據的教學評估和教學管理研究
20.專業人才培養標準及保障研究
21.課程課堂教學質量標準及保障※研究
22.課程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及保障研究
23.專業畢業論文(設計)質量標準及保障研究
24.多媒體教學課件的質量標準研究
25.教學診斷與改進制度研¤究
26.專業建設質量保』障體系研究
27.高校專業負責人、課程負責人、教研任主任管理辦法研究
28.一流本科專業質量標準與評價體系研究
29.高水平↓高職院校專業質量標準與評價體系研究
30.教學管理隊伍︼建設研究
31.督導隊伍建設及其質量監督優化研究
32.校園質量文化建設研究
33.教師教學事故處理及其法律法規建設研究
34.課程課堂︼教學中的形成性、過程性評價機制研究
35.大學教學質量文化建設研♀究
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研究
1.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機制研究
2.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推進路徑研究
3.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基本架構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4.中等職∴業學校與應用型本科、職業本科高校“3+4”分段培養模︻式研究
5.高等職業院校與應用型本科、職業本科高校“3+2”分段↓培養模式研究
6.中、高職教育銜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々研究
7.中、高職教育〓銜接中的接口問題及其疏通研究
8.中高職院校聯合培養專科層次學生的探索與研究
9.職業教育集團化問題研究
10.校企合作聯盟的基本屬性與運行機制研究
11.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長效機制研究
12.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探索與研究
13.社會力量參與職業院校專業建設探索與研究
附件3
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申 報 書
課 題 類 別:重點□ 一般□ 委托□
課 題 名 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題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校 名 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訊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 系 電 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 子 信 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教育廳制
填 表 說 明
1.填寫此∑ 表時,不得減少欄目、改變內容,內容應簡明扼要。
2.本表所附《申報書(活頁)》供匿名評審使用,必須填寫,但不得出現申請人和課題組成員的姓名、單位名稱等個人Ψ 資料。活頁需報送三份,每份單獨裝訂。
3.申請者簽名處,不得用打印字和印刷體代替。網上填報時將簽名頁和蓋章頁◣掃描替換電子稿相應位置後上傳。
4.本表須經課題負責人所在高校課題管理部門審核,簽署明確意見,並加蓋公章後方可上報。
一、簡表
課題簡況 |
課題名稱 |
|
配套經費 |
學校 |
萬元 |
起止 年月 |
年 月至 年 月 (從申報月份↑開始計算, 研究時間一般不少於24個月) |
其它 |
萬元 |
課 題 主 持 人 |
姓 名 |
|
性別 |
|
出生年月 |
|
職稱/職務 |
|
最終學位/授予國家 |
|
近三年承擔教學工▲作 |
學 期 |
課 程 名 稱 |
授課對象 |
學時 |
所 在 單 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教學改革研究和科學研究工作簡況 |
時 間 |
課題名稱(校、省、國家級項目;主持/參與) |
概況(在研、結題、獲獎) |
|
|
|
|
|
|
|
|
|
|
|
|
|
|
|
|
|
|
|
|
|
課題組主要成員簡況(不含→主持人) |
姓 名 |
出生年月 |
專 業 技術職務 |
工 作 單 位 |
課題中 的分工 |
簽 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總人數 |
高級職稱 人數 |
中級職稱 人數 |
初級職稱 人數 |
博士 |
碩士 |
學士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立項背ξ 景與意義
1.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分析(簡評國內外對此問題的研究進展情況,500字內) |
2.本課題對促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和意義(限列5條,300字內) |
三、課題實施方案
1.具體研究內容或對▲象 |
2.研◇究擬達到的目標 |
3.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
4.課題的預期成果形式(研究報告、教改方案、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材、講義、課件、軟件、實驗報告、調研報告、著作、論文等。其中,研究報告為必備成果。) |
5.課題的預期效益(包括實施範圍→與受益範圍等,200字以內) |
6.實施計劃(含不少於24個月▲時間的年度進展情況)。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
7.本課題的特色、創新及推廣應用價值(200字內) (1)特色: (2)創新點: (3)應用價值及推廣途徑: |
8.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100字內) |
四、課題研究基礎
1.課題組成員已開展的相關研∩究及成果概述(包括自№選課題、校級以上課題、學位論文、學術論著論文及獲勵等,500字內)。 |
2.已具備的教學改革與研究的基礎和環境,學校對課題的支持情況(含有關政□策、經費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機制、保障條件等,可附有關文件),尚缺少的條件和擬解決的途徑(300字以內) |
五、經費預算
支出項目 |
金額(元) |
依據及理由 |
圖書資料『費 |
|
|
調⌒ 研旅差費 |
|
|
專【家咨詢費 |
|
|
印刷費 |
|
|
小型會議費 |
|
|
其 它 |
|
|
合 計 |
|
|
六、學校承諾
申報課題入選後,學校同意對一般課題0.5萬元左右/項、重點課題及省教育廳委托課題不少於2萬/項的額度安排◆經費,為課題組研究工@作提供必要的經費支持。 課題負責人簽字: 學校公章: 日期: |
七、推薦、評審意見
學校課題管理部門審核意見: (蓋 章) 201 年 月 日 |
專家評審意見: (蓋 章 ) 201 年 月 日 |
省教育廳審定意見: (蓋 章) 201 年 月 日 |
註:填寫此表∩時☉,不要任意改變〒欄目和規格;內容簡明⌒扼要。如因篇幅原因需對表格進行調整,應當以“整頁設計”為原則。
類別:重點□ 一般□ 委托□
編號(申報人、學校不必填寫):
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申報書(活頁)
課題名稱 |
|
課 題 組成員 |
主持人 職稱與職●務 |
總人數 |
高級職稱人數 |
中級職稱 人數 |
初級職稱人數 |
博士 |
碩士 |
學士及以下 |
|
|
|
|
|
|
|
|
註:活頁中不得出現課題組成員、論文作者、獲獎者姓名及所在單位名稱等信息,統一用×××、××××××代表。否則,一律不得進入評審∑程序。
一、立項背景與意★義 1.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Ψ 分析(簡評國內外對此問題的研究進展情況,500字內) |
|
2.本課題對促進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的作用和意義(限列5條,300字內) |
|
二、課題實施方案 1.具體研究內容或對象: 2.研究擬達到的目標: 3.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4.課題預期的成果形式(研究報告、教改方案、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教材、講義、課件、軟件、實驗報告、調研報告、著作、論文等。其中,研〓究報告為必備成果。) 5.課題預期的ζ效益(包括實施範¤圍與受益範圍等。200字內) |
6.實施計劃(含不少於24個月時間的年度進展情況)。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201 年 月——201 年 月 7.本課題的特色、創新及推廣應用價值(200字內) (1)特色: (2)創新點: (3)應用價值及推廣途徑: 8.本課題的主要研究方法 |
三、課題研究基礎 1.課題組成員已開展的相關研究及成果概述(包括自選課題、校級以上課題、學位論文、學術論著論文及獲獎等,500字內) 2.已具備的教學改革與研究的基礎和環境,所〖在高校對課題的支持情況(含有◤關政策、經費支持及其使用管理機制、保障條件等的簡介),研究可能存在的困難及擬解決的辦法(300字內) |
四、專家評審意見: 1. 同意立項 (1)重點課題 (2)一般課題 (3)委托課題 (簽 名) 201 年 月 日 |
附件5
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開題報告書
課 題 名 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題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校 名 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訊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 系 電 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 子 信 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開 題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教育廳制
填 表 說 明
1.填∏寫此表時,不要減少欄目、改變內容,內容簡』明扼要。如因篇幅原因需對表卐格進行調整時,應當以“整頁設計”為原則。
2.此表一式兩份,高校教學研究管理部門↑及課題組各一份。
|
1.開題時間、開題地點、參加人員 2.本課題研究的組織︾與分工 3.本課題研究的主〇要內容 |
|
4.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與事實依據 5.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方法 6.本課題研究進度安排與具體措施 7.課題研究條件(含相關的前期成果概述、文獻資料、其他有▅利條件)的利用 |
|
8.課題研究的預期階段性結果與最終成果(包括形式與數量) |
|
專家組意見: 組長簽字: 201 年 月 日 |
課題編號 |
|
|
|
|
|
|
附件6
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中期報告書
課 題 名 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題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校 名 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訊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 系 電 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 子 信 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教育廳制
填 表 說 明
1.填寫此表時,不要減少欄目、改變內容,內容簡明扼要。如因篇幅原因需對表格進行調整時,應當以“整頁設計”為原則。
2.此表一式兩份,高校課題管理部門及課題組各一份。
3.課題自獲準立項之日起、滿一①年以上時,課題主持人應向學校課題管理部門提交年度研究報告,並填寫《中期報告書》,報告書內容作為課題經費使用、晉級晉升時課題認定的依據之一。
一、課題實施◥情況 1.研究工作進展情況♂╱ 2.已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
3.下一步工作計劃與目標 4.經費使用情況 5.尚待解決的主要問題 二、學校支⌒ 持和經費配套情況 |
學校課題管理部門審核意見 (蓋 章) 201 年 月 日 |
省教育廳審查意見(僅限重點課題) (蓋 章) 201 年 月 日 |
附件7
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
結題鑒定表
課 題 名 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題主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校 名 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 訊 地 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聯 系 電 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電 子 信 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 表 日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西省教育廳制
填 表 說 明
1.填寫此表時,不要減少欄目、改變內容,內容簡明扼要。如因篇幅原因需對表格進行調整時,應當以“整頁設計”為原則。
2.此表雙面打印,中縫裝訂一式三份,省教育廳、高校課題管理部門及課題組各一份。辦理結題時,此表一式三份報省評估所,批復簽章後返回高校兩份。
3.計劃◤完成時間:按《申報書》的計劃時間填寫。
4.成果形式:指研究報告(必備)、調研報告、實驗報告、教改方案、教學計劃、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講義、實驗∩指導書、教材(含實訓教材)、教學課件、教學軟件、著作、論文等
5.經費支出情況:包括圖書資料費、國內調查費、計算機使用費、文印費、小型會議費等。
6.本表與專家№簽字的》結題匯︾總表(1份),《結題鑒定會議紀要》(1份),結題材料(裝訂成冊、統一編制頁碼、1份)報省評估所
一、基本情況
課題名稱 |
|
計劃完成時間 |
年 月 |
實際完成時間 |
年 月 |
課 題 主 要 研 究 人 員 |
序號 |
姓 名 |
職稱 |
實際々承擔和完成 的課題研究工作 |
簽 名 |
1 |
|
|
|
|
2 |
|
|
|
|
3 |
|
|
|
|
4 |
|
|
|
|
5 |
|
|
|
|
經費合計 元。其中,學校配套資助 元,其他自籌經費 元。 |
經費支出情況 |
|
|
|
|
|
|
|
|
|
二、研究成果(500字)
1.成果形式(研究報告為必備) 2.成果的主要觀點與內容,實踐效果或應用情況,社會影響等 |
三、專家鑒定意見
(對課題研究的任務、目標、方法,研究成果水平、實踐效果、推廣價值等進行評價。可另附頁。“等級”由專家∴組商定後填寫:優秀、通過、修改後通過,暫緩通過) 專家組組長簽名: |
等級 |
|
201 年 月 日 |
四、專家組成員名單
專家組 |
姓 名 |
職 稱 |
單 位 |
簽 名 |
組長 |
|
|
|
|
成 員 |
|
|
|
|
|
|
|
|
|
|
|
|
|
|
|
|
五、所在學校審核意見
學校課題管理部門意見 (蓋 章) 201 年 月 日 |
六、省教育廳主管部門審定意見